剪纸,山东各地名称不一,分别称为窗花、窗染花、花儿等,其制作过程称为铰花、抠花。按民俗功用,山东民间剪纸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节日剪纸 流行最广、品种最多的是过年(春节)时的窗花。旧时棂子窗的窗花一般由“窗角花”、“窗心”(贴在中心的主图)和散在空隙间的“小花”组成。栖霞县有些地方还有装饰在窗户上端的“窗飘带”。格子窗窗花则由六幅或八幅剪纸组成。题材有花鸟鱼虫、小动物、戏曲故事、传说故事、吉祥语组画等。 莱州地方春节有作剪纸对联的。 门笺,又称挂钱、过门笺、罗门笺、门吊、花纸、吊挂、吊钱、纸挂、活门钱等,是过年(春节)贴在门楣上的装饰刻纸。也有的贴在窗上、迎壁墙上和橱门、墙窝子、箱柜抽斗、粮囤、水缸、井、牲口槽、小车、纺车、织机、大农具、柱子、大树上,这些地方大抵只贴一张。贴在大门、二门、堂屋门楣上的一般为5张一套,俗称“一门”。 五色纸门笺通常为大红、绿、黄、粉红、蓝紫(或蓝),鲁南称此为“三红加黄绿”。贴门笺时,五色的排列次序因地而异。临沂、莒南、苍山、枣庄等地的习惯是“头红二绿黄当央”,水红第四,蓝紫(或蓝)第五。费县、沂南、平邑的张贴习惯是蓝紫、水红、黄、红、绿。五色门笺单取一色张贴也有不同习俗,有喜事全贴红的,有丧事全贴蓝的,灶上方贴黄的,牲口槽、水磨上贴蓝紫不贴红的。另外还有一种套色门笺。高密等地的套色方法,是在五色纸凿成的门笺膛子中加贴金、银文字。临沂地区南部数县的套色方法名为“挖补”,又称“换膛子”,是把五色纸刻出的膛子花纹取出拆开重新组合。例如,在蓝紫边框内换进黄色地纹、粉红花叶、大红花瓶;在黄色边框内换进粉红地纹、蓝紫花叶、绿色花瓶等,背面另贴窄纸条连接。 正月十五元宵节,滨州地方有挂灯、赛花灯的习俗,许多花灯都用剪纸装饰,俗称“灯花”。节日间挂在大门上的是“喜”字灯,影壁墙上挂的是“福”字灯,孩子们手提玩耍的总名为“花灯”,具体有鲤鱼灯、荷花灯、兔子灯种种。灯花图案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八仙祝寿、哪吒闹海、麻姑献寿等。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胶东东部农村人家多剪龙、蛇贴门上、窗上、猪栏上、鸡窝上,俗信可避病灾。 端午节剪纸,以长岛县砣矶、大钦、小钦、南隍城、北隍城诸岛最为普遍。张贴的习惯是,五月一日小端午,在大门门坎上贴一对用黄纸剪的牛;五月五日大端午,在大门上贴牛、虎、狮、桃,在房门、窗户等处贴宝剑、剪刀铰蝎子、宝葫芦收五毒、金蟾等。剪牛时,还在牛身上写诀语:“我是天上老贡牛,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单吃人间百病鬼牛头。”滨州民间,端午节在大门上贴老虎和剪纸葫芦,剪纸葫芦图案有多种,如莲花双鱼、仙桃石榴、蝴蝶牡丹、老鼠葡萄、娃娃采葫芦等,寓意多福多寿、富贵有余、人丁兴旺,俗传端午门上贴葫芦,去邪免灾保平安。 农历七月七日,少女搭巧棚相聚的习俗曾流行于莱州、莱阳、长岛等地,巧棚中往往要展示巧手女子的剪纸作品。 二、礼俗仪式剪纸 莱州旧俗重生男,生男于大门前挂红旗、弓箭,弓箭上饰以剪纸,名为弓箭花。 婚嫁剪纸最流行的是双喜字龙凤窗花,其他形式的剪纸各地不尽相同。福山地方新郎往岳家亲迎时,礼品中有大饽饽、猪头、一方猪肉(俗称“鸳鸯肉”),分别用剪纸装饰,其剪纸名饽饽花、猪头花、鸳鸯肉花。 临清一带,剪一对月亮贴在新房窗上,月中有传说中的桂树与玉兔,因此称剪喜花的活动为“铰月亮”。鲁西北数县喜花多剪合碗(又称扣碗)、茶壶和葫芦。莱州地方婚礼剪纸品种很多,用于新娘头饰的总称头花,其中簪于两鬓的叫福寿花,改长辫为扁圆纂后,用以装饰的剪纸叫纂花。各种陪嫁品都以剪纸覆盖,其中有镜子花、铜盆(面盆)花、火食(各种面食)花等。拜天地仪式的锡烛台上的装饰剪纸,名为锡烛台花。东平县的婚礼剪纸,大门上贴万字排方、蝴蝶戏香花、三鲜(石榴、桃、柿子),大门两侧贴花盆,房门之上的小窗上贴排方、牡丹,窗上贴梅花,炕席上贴成双凤凰、席角(有莲花等图案)、大云子套小云子,粉妆盒上饰绿叶、对桃,盖脸盆底用干枝梅,装饰香皂盒用茴香瓣,装饰新房烛台用大云子套小云子。高密、昌邑等地,男女定亲时,男方要蒸两个大饼,每个用面5斤,饼的直径约半米,上面贴与饼同大的剪纸,图案正中剪“禧”字,四周围以旋转式或放射式花卉纹样。女方做10个大馒头回敬男方,每个馒头重1斤,也用剪纸装饰,纹样为花串双喜。 寿礼剪纸流行于莱州。老人过生日时,子女们剪八仙庆寿等窗花,贴在老人居室的窗上,名叫寿窗花。 丧礼剪纸最常见的是纸钱(俗称过路钱)与孝棒纸装饰。长岛县大黑山岛上殉葬死者在棺材上饰以剪纸,总名寿材花,用金色纸剪制。棺材头正中贴大门(其状如汉画像石石阙),门侧贴龙蛇,两旁再贴一男一女人像,俗称金童玉女,门正中贴碑状牌位,书写死者姓名。棺材盖上剪“米”字,周围装饰五只蝙蝠,名为五福捧寿。棺材两侧剪纸男女不同,死者为男剪二龙戏珠,死者为女剪凤凰牡丹。 祭祀也有用剪纸的。如《武定府志·风俗物产篇》记载:(今滨州一带)“十月朔日,携酒脯,登墓祭,剪纸为衣裳焚之,谓之送寒衣。” 三、日用剪纸 顶棚花是装饰住室天棚(又称顶棚、仰尘、传盘顶)的剪纸。昌邑地方称顶棚花为月明花、大团花,一般剪成二龙戏珠图案,四角再配角花,角花的图案大多为菱角花。用于结婚新房的顶棚花有狮子滚绣球、凤凰串牡丹、四季娃娃、大鸡花、莲子花种种。滨州民间剪纸能手张玉真所剪顶棚花有四角、五角、六角、七角、八角、圆形数种,变化多端,为他处所无。 墙花,用以装饰炕围四周墙壁的剪纸。滨州地方,几乎家家都有,图案多为戏曲人物、神话故事、民俗活动场面、狮子滚绣球、娃娃抱鱼、老鼠娶亲等。莱州农村当年结婚的新媳妇过年时要用剪纸装饰新房炕上东西两面墙壁,统称炕墙花,两面墙壁各用四个角花为界框,其名炕角花,常剪成“八宝”图案。中间大花、小花随意搭配,也有剪大幅“诸葛亮招亲”的。 纸斗花,又称斗子花、笸萝云子,是装饰自制纸器的剪纸,山东各地都有,荣成、文登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纸斗,又称面斗子,用纸浆在陶器或木模上成型,干后里外裱糊白纸,再用青(黑)色剪纸作装饰,成品用以盛米盛面,剪纸图案常是蝴蝶戏牡丹,两旁配对称的坐猫。笸萝,形式多种多样,共有两类:一类带盖的,在别处叫大盒子、盒子、席头盒子,文登、荣成叫笸萝。当地风俗,女子出嫁,陪嫁品中必有大小笸萝数对。新婚三日回门,名为站九,站九后回婆家,更必须带大小两对笸萝,装盛面食,招待亲邻,因此制作笸萝的习俗历来兴盛,至今不衰。这种笸萝分底与盖两部分,底用纸壳制作,方形圆角,盖口也用纸壳为料,顶部用席子作成鼓腔形状。整体三分之二部分用花纸裱糊,三分之一部分为前脸,用白纸裱出,用青(黑)色剪纸作装饰。大笸萝代衣箱用,一般长3尺,高1.8尺,前脸上部饰大幅剪纸凤凰戏牡丹,下饰鲤鱼串荷花,中间两虎相向,对着一盆枝繁叶茂的花儿,盖口处饰长条连续花纹剪纸,名叫笸萝边子或笸萝云子,底部也用一围云子为饰。另一类笸萝,用纸浆成型,无盖,其中矮浅的一种名叫摆摆笸萝,多用于盛针线、糖果等。成型裱糊后,用剪纸作装饰,有的贴在外面,有的贴在内里壁壳与底部,图案有花卉、禽鸟、走兽、戏曲人物、吉祥图案等。 绣样,又称花样儿,一般用白纸剪出,贴在绣布上,依样刺绣。这类剪纸种类很多,主要有:(一)鞋花。绣在鞋前头的叫鞋面子花,绣在鞋帮上的叫旁花,另有一种鞋垫花。鞋花图案因人而异,男孩有虎头花,女孩有猫头花、猪嘴花、牡丹花。过端午节有“五毒”童鞋花,青年妇女的鞋花为各种花卉。婚礼上新娘穿的红绣鞋有“事事如意,福禄双全”面子花。老年妇女有佛手(福寿)鞋花。(二)兜子花。有兜子面花和兜子口花两部分,另有一种幼儿用的围涎(转兜子)花。图案有鲤鱼串荷花、喜鹊登梅、四季花果等,还有端午节专用的“艾虎”、“五毒”等图样。(三)枕顶花。方枕两端的绣样,图案有蝶恋花、福寿、三多、鲤鱼跳龙门、刘海金蟾、麒麟送子、戏曲人物、牛郎织女、伯牙操琴、凤凰等。此外还有门帘花、帐沿花、衣袖花、衣领花、衣边花、围腰花、膝裤花、书挂花、荷包花、手巾花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