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看风景、品美食,体验多彩异国文化。近年来国人出游时一些不文明行为屡遭曝光,但应该看到这毕竟是少数现象,并且正随着国人素质的提高而逐渐减少。出国旅游,如果能做足功课,并注意小节、细节,其实完全可以既玩得舒心,又不给别人添堵。
购物莫争抢 处处多礼让
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海外公众对于中国游客大多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外国人对中国人在购物情景中的行为最为关注,且认为中国游客在旅游购物中的形象认知度最高。
业内人士指出,不少中国游客在旅游期间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花费在购物场所,了解海外购物文化,将有助于减少认知差异。比如,除了注意不大声喧哗、不排队加塞,挑选商品时还应注意不要乱翻,挑完后尽可能还原。
“最怕几十个人一起来购物,货架翻得乱七八糟之后扬长而去。”纽约一家蔻驰专卖店的华裔售货员告诉记者。
另外,许多品牌为迎合中国消费者,聘有华人店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给华人提供服务。西班牙天和旅行社总经理安彤说,不久前在巴塞罗那市中心格拉西亚大街的某奢侈品店,一个中国旅游团进店后,部分中国游客强行打断正在接待其他国家客人的华人导购,造成不好的影响。
试穿衣物也应遵守商家的规定。在东京银座,有高级服装店的店员表示,中国游客试穿衣物时有时不使用店内提供的面罩,导致衣服被化妆品弄脏。
法规提前学 入乡须随俗
中国公民在国外的一言一行,关系着国家形象和个人安全。出国旅游如果不小心,可能有触犯当地法律的风险。因此,最好在出发前做好功课,了解当地有关法规及社会习俗。
在新加坡,如厕后不主动冲水将被罚款150新元(约合690元人民币)并拘留。晚上10点半以后,不得在公共场所喝酒。损坏公物将面临严酷的鞭刑。去年3月两名德国男子因擅闯新加坡中部碧山一处地铁列车停泊场并在车厢上涂鸦,被判处9个月监禁和3下鞭刑。
韩国的邮筒为方形、红色,还分两个口,很像国内的垃圾箱,曾因此让游客产生误会。现在,邮筒上印有韩英中日四种语言的标识。韩国公共场所的垃圾箱原本就少,当地人外出时如产生垃圾,或交给购物点的商贩,或就近扔到垃圾箱,大多数人会直接带回家处理。乱扔垃圾一经发现将缴纳至少3万到5万韩元(合160元至270元人民币)罚金。
日本京都观光局去年7月推出多语种旅行手册,帮助海外游客了解当地禁忌。比如,在部分路段边走边抽烟,会被当场罚款1000日元(约合59元人民币);乱扔垃圾可能面临3万日元罚款(约合1760元人民币);酒后骑自行车,将被罚款100万日元(约合5.9万元人民币)或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在有“野生动物王国”之称的肯尼亚,游客必须听从向导安排,不能从游览车里向外投掷东西,不能大声喧哗。一般情况下,不能下车走动,以免遭到草原食肉动物的攻击。另外,购买和携带象牙、犀牛角、野猪牙、毛皮等野生动物制品,将被全部没收,处以6个月以上监禁或巨额罚款。
了解当地交通法规和路况则是自驾游前必修课。例如在美国的红色“停”标志前必须停车,待有优先权的车辆通过后再前行。马路边刷红漆的是消防通道,不能停靠,常有中国游客不了解此规定而被罚几十美元。
多为他人想 宾客两相宜
记者多方采访后发现,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较之前有了很大改观。通过行前学习和导游的提示,因语言不通、对习俗不了解等导致的不当行为在逐渐减少。其实,身处公共场合时,只要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就可以做到皆大欢喜。
比如,常年在意大利从事导游工作的裴裴建议,中国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留意当地的“音量水平”,让自己的分贝能够与当地环境相协调;参观教堂、博物馆、政府机构等场所,要着装得体、保持安静、遵守秩序;在各种社交场合,例如出入电梯、进出门口、就餐等环节均要注意礼让女性。
好的旅行体验是一场宾主双方协作的结果。正如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的背包客王蓓对记者所说,“让我们安安静静做一名好游客,让宾客两相宜,各尽本分”,“他日回忆起来,会有热情洋溢的笑脸浮现在脑海,有暖意留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