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走遍中国玩转四周畅游山东在线订单商务会展企业文化出行百宝箱请您留言 |
新疆之谜《寻找葡萄树王》 2004年12月,新疆新和县成立了一个由十一人组成的文物古迹考察小组,对索喀库古城一带进行再次的考察、研究。小组分成了两个小分队,新疆考古所副研究员张平负责带领一个小分队沿着土卡库尔烽火台向西前进。这一片遗址区是古代龟兹国的所在地,龟兹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大国,文物遗存非常丰富,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所以这一次考察还会不会有新的发现,谁也说不清楚。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在沙漠中沉睡了近1500年的历史遗迹很快就要被现代人所唤醒! 据史料记载,新疆新和地区曾经是公元七世纪到十世纪初中国唐朝时期安西都护府属下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镇地,当时的驻军有2-3万人,屯田近十万亩,索喀库古城就是这个屯田的中心。但是当时人们居住的遗址区到底都分布在哪里、有多大的范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考察小分队一边走,一边密切关注着四周的遗迹,期待有所发现。大家刚刚穿过烽火台后,张平竟意外的在一片废墟中发现了大量的陶片,这让小分队中的一员——新和县副县长邢春林感到异常的兴奋。 唐代陶片的发现,说明这一区域可能会有人居住,为了证实这个推论,小分队继续向前寻找。果然,不远处就出现一大片盐水湖,古时候人们傍水而居,这更加印证了小分队的想法。当时正值冬天,湖面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张平与考察小分队穿过冰层,来到了湖对岸。这时,地面上一些弯弯区区的匍匐状的植物,引起了新和县旅游局长刘金明的注意,他蹲了下来,仔细的辨别了一番。刘金明不仅对考古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是一个农学研究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刘金明断定,这不是普通的植物。 古葡萄园中的葡萄藤上部因年代久远已不存在,一些藤枝从沙丘中露出地面,高的约60厘米,矮的也有30厘米。强烈的沙漠风暴和烈日照射使它们的顶部被劈开了花,但它们依然顽强的挺立着。从地理状况上来看,这百亩葡萄园很可能原来深埋于沙丘之中,后来在风的作用下,高耸的沙丘随风移动,深埋于此的古葡萄园就显露了出来。经过测量,这片葡萄种植园大约有15公顷。 经过最后的确定,这里是中国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种植遗迹之一, 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可以说这些葡萄树就是古时候的葡萄树王了。那么现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是否还有葡萄树王的存在呢? 新疆是中国有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瓜果和瓜果之乡。在收获的季节,车站、巴扎、集市上到处都有卖瓜果的摊贩,人们以瓜代茶,尽情品尝着这些水果的美味。其中,新疆生长的葡萄最有代表性,而吐鲁番的葡萄又最负盛名。 1967年,考古人员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掘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这些陪葬品不是绫罗绸缎,而是古时候的一些食物,有饺子、点心、馄饨……由于吐鲁番的干旱气候使得这些食物还能相当完好的保存下来,这其中人们惊喜的发现了葡萄,经过测定研究,证实这些葡萄来自公元六世纪,可能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久远的葡萄之一了。 在距新疆3000公里以外的中国首都北京,另一个人同样对葡萄痴迷之至,这个爱作画的人,就是齐友昌,擅长中国画的他尤其喜爱画葡萄。他画的关于葡萄的作品有近千幅,为了画好葡萄,他曾到全国各地写生,他在寻找中国最老的葡萄树王,为了找到这棵树他两次走入新疆,最后成就了这幅八米长的作品。 齐友昌曾经去过的葡萄沟,维吾尔语把它叫做“尤布鲁克”,意思是葡萄又多又好。它位于吐鲁番市葡萄沟乡,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大峡谷,南北长八公里,东西最宽处两公里,成片的葡萄树和山坡上的晾房遍布整个峡谷。葡萄沟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共5000多人。他们世世代代以种植葡萄瓜果为业。 以下的这些数字似乎可以让葡萄沟这个名字更加具体,三百多公顷的葡萄园里,每年出产鲜葡萄一千万公斤,葡萄干四、五百吨,葡萄的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红葡萄等等,其中无核白葡萄是吐鲁番产量最多的葡萄品种,它果粒椭圆、鲜亮碧绿、甘甜无比,中国汉朝时期,曾把它作为供品,献给当时的皇上食用。为什么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会这么甜呢? 原因之一就是:无核白葡萄不是晒干的,而是在晾房里晾干的,吐鲁番的葡萄干晾房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建筑。在葡萄沟的山坡上,或是家家户户居住的房子上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两层楼高的土坯建筑,它的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好像是蜂房,这就是当地维族人借助火洲热风吹拂,晾制葡萄干的晾房,也叫“荫房”。 每年的八九月份,当地人就把葡萄成串地挂起来,经过三、四十天的自然风干,鲜葡萄就晾成葡萄干了。除此之外,吐鲁番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也是葡萄异常甘美的主要原因。 吐鲁番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周围高山阻隔,气流无法沟通,气候干旱少雨,又不易散发太阳能,从而造就了酷热难消的吐鲁番、火势腾腾的火焰山。就是在这个有着“火洲”、“风库”称号的盆地中,很久以前便出现了大片绿洲,其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上布有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吐鲁番的坎儿井有近千条,总长度达5000公里。在吐鲁番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千口井,万口井,不如坎儿井,泉水清,河水清没有坎儿井水清。数百年来,坎儿井就是当地人们饮用的主要水源,也是葡萄树得到充分灌溉的保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优美的文字来描绘葡萄给人带来的愉悦,美丽的维族少女带来了珍珠般的葡萄,也带来了最美丽的舞姿,她们轻盈的舞步,成了葡萄架下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齐友昌看到了眼前的葡萄树王,可是当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些就是长了一千二百年的葡萄树。 吐峪沟的麻扎村据说是吐鲁番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维吾尔古老村落。村子依山傍水居住着69户,400多人,全都是维吾尔族。吐峪沟的民居建筑最具有神秘色彩,有人称它是“民俗活化石”。他们以黄粘土制坯建成上下两层的房屋,这些房屋中保存时间最长的已经有400年的历史。这条街据说是以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各地来往的客商都云集于此,整个民居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窗户由古老的桑木制成,尤其是上面的图案,具有典型的西亚特色。在吐鲁番地区最古老的佛寺建筑遗址的注视下,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喧闹的世界。 村民的生活非常传统,海力其汗从小就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按照当地人的习俗,每个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扫自家的庭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海力其汗一家的生活主要依靠自己家种植的几亩葡萄地,由于这里年降水量仅有16.6毫米,蒸发量达到3000毫米,全年光照时间达3200小时,所以大家都说吐峪沟的葡萄是最甜的。 麻扎村的后山被绿色掩映,与吐鲁番其他地方遮天蔽日的葡萄树不同,这里的葡萄依地面顺势而生,没有一根葡萄架做支撑。据村里的人讲,2003年在这片地里挖出了一条葡萄根化石,有可能是2500年前的葡萄树。如果事实如此,那一颗葡萄树就很可能是目前为止最老的葡萄树了。可惜这个活化石现在已难觅其踪,无法作出判断。 对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历史,和对葡萄树王的追寻,不是只有学者和艺术家感兴趣,很多生活在吐鲁番的普通人也试图找出答案。石建国,两年前从老家山西来到吐鲁番,承包了一个30亩左右的葡萄园,在这里搞起了围绕葡萄的旅游项目。虽然来吐鲁番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在他的生活中,葡萄的繁衍声息与他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 从一千年到四十年,葡萄树王在每个人心中的定义都不相同,而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心中的葡萄树王也不一样。新疆和田地区有三棵树王,被当地人视为圣物,其中就有一颗葡萄树王。 和田位于昆仑山脚下,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果树的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以“花果繁茂”著称。三大树王也是当地盛产果树的代表。核桃树王在三棵树中是年龄最老的,已经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奇怪的是经过多少年的风霜雨打,中空的大树竟长得枝繁叶茂,每年可结六千多个核桃。和田核桃结果早,营养丰富。据说和田有个长寿村,村里百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都喜欢吃一定数量的核桃。 无花果王的树龄也有四百年了,年迈的它依然新枝勃发,果实累累。当地的维族人把无花果也称为“神秘之果”、“福寿之果”,称呼奇特,吃法也与众不同。他们把果实拍扁后,整齐的码在盘子里,再用树叶盖上,据说这样吃能保持果实的鲜美,具有奇特的功效。 这三棵树中,最神奇的就是葡萄树王了,而发现它的过程也极具偶然性。阿布来提走进买买提艾孜孜的家。院子里的这棵葡萄树就是当地的葡萄树王了,一棵树基本占据了20多平方米的小院,盘根错节的老藤互相缠绕。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葡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就像珍珠般晶莹。据买买提讲,这棵葡萄树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四百多年,可以称为葡萄树王。 买买提的爷爷现在已经105岁了,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和这棵葡萄树生活在一起,现在看到了自己家的葡萄树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树王,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其实,这棵树能活到现在真的可以称作是一个奇迹,多少次险些就被砍掉了。 院子里的葡萄树有了“树王”的美誉,这让买买提的生活也改变了,现在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多学习一些葡萄种植的专业知识,把这棵葡萄树培育得更好。历经风雨,这棵葡萄树下买买提一家已经生活了六代人,葡萄树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变迁,更见证了一个历史的发展、变化…… 又到了葡萄丰收的季节,吐鲁番的人们又开始了年复一年的忙碌,年复一年的喜悦,到底有没有葡萄树王存在呢?在淳朴的新疆人民心中,这似乎并没有更大的意义,葡萄树王更像传说中关于收获和幸福的象征,让人们心中有探求,有企盼…… |
|||||||||||||||||
|
|
网站首页
| 走遍中国 | 玩转四周
| 畅游山东 | 商务会展
| 企业文化 | 出行百宝箱 | 请您留言
|